天堂在线中文_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毛_粉嫩虎白扒开小泬_午夜无码免费福利视频网址_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在线观看_狼色精品人妻在线视频_国产激情电影综合在线看_日本三级在线播放线观看免_成人综合网站导航_

您的位置:首頁 >觀察 > 正文

高德榮:麥田育“芯”人

原標題:高德榮:麥田育“芯”人

高德榮(左)和助手在觀察麥子生長情況。

高德榮(中)和助手們在討論工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高德榮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小麥研究室主任

7月的江蘇,小麥收割完畢,新一輪小麥育種工作已拉開序幕。

在江蘇里下河地區(qū)農業(yè)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里下河農科所”)小麥研究室,一個個小紙袋里的麥種被倒入“千粒重”測量儀器,產生的數據被一一記錄。

“數據真實準確,才能篩選出粒重高而穩(wěn)定的樣本,從而培育出產量高、品性好的小麥品種。”高德榮凝視麥種的目光里滿含深情,仿佛面對自己的孩子。

“我想為農民做點事”

1967年,高德榮出生于江蘇省興化市的一個農民家庭。父母的辛勞,他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每逢稻麥收割季節(jié),高德榮的父母用鐮刀割下稻麥后,打捆,用扁擔挑到船上,運到曬場,脫粒,曬干,用笆斗一趟趟地扛到船上,行十多里水路,再用笆斗一趟趟地扛到糧站售賣。

“我長大后要上農學院,將來為父母、為農民做點事,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备叩聵s在心里對自己說。

1987年,高德榮如愿考取了南京農業(yè)大學農學專業(yè)。在校期間,他的勤奮與踏實贏得了老師的贊賞,認為他是塊做科研的料,遂將他推薦給江蘇里下河農科所的小麥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程順和。

“小麥是中國人的主糧,培育麥種很重要,值得我們?yōu)橹冻?。”程院士的情懷深深感染了高德榮,1991年大學畢業(yè)時,他毅然選擇到里下河農科所,成為程院士的助手。

此后十年間,高德榮跟隨程院士,將小麥育種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做了個遍。研究得越深入,他越感覺自己知識儲備不足,于是在2002年至2006年攻讀了揚州大學的農學博士學位,系統(tǒng)學習分子育種和作物栽培。這4年里,他一邊要完成繁重的學業(yè),一邊還要兼顧農科所的工作,經常忙到夜里一兩點。

2008年7月至12月,高德榮作為訪問學者前往澳大利亞考察學習。這里是全球重要的小麥種植區(qū)和供應市場、中國小麥進口主要來源地,小麥品質研究技術十分成熟。抵達后,高德榮無心觀賞綺麗的異國風光,一頭扎進學習和研究之中。為節(jié)省時間,他每周去一次超市,買好一周的食物。除了吃飯、睡覺,他幾乎都泡在實驗室里。

這種忘我的投入,讓他獲得了當地科學家的欣賞和尊重。一位年長的科學家對高德榮說:“我們的專家年齡都比較大了,你很優(yōu)秀,又這么年輕,留下加入我們吧!”高德榮淡淡一笑,婉拒了對方好意。因為,他在澳洲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早日學成回國,在祖國的沃土上種出中國人自己的優(yōu)質小麥。

2008年12月底,高德榮帶著所學的新技術回到揚州?;貋淼诙?,他就下了麥田。他說:“把技術用到農田里,才有生命力?!?/p>

培育小麥之“芯”

種子之于小麥,如同芯片之于計算機,高德榮深諳其理。2016年起,他擔任里下河農科所小麥遺傳育種團隊負責人,他常對團隊成員說:“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我們農業(yè)科技工作者應當急國家所急、想農民所想,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落到實處,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p>

本世紀初,江蘇出現(xiàn)小麥播期推遲的苗頭。原因是農民認為傳統(tǒng)的育秧移栽費時費力,更愿意在原來的插秧季節(jié)直接將稻種撒播在田里。后來推廣的機插秧,秧齡短,緩苗期長。這兩種新方式都推遲了水稻播期,導致水稻成熟期和收割時間延遲,小麥播種期也相應推遲。其結果是小麥越冬前生長不足,不利于形成足穗、大穗;花后灌漿期縮短,不利于籽粒灌漿充實,最終導致減產。

“既然遲播已成趨勢,就得研發(fā)耐遲播品種!”高德榮敏銳地看到了市場的潛在需求,立刻著手進行小麥耐遲播的機理研究,并提出“以前期快速生長彌補冬前生長不足,以后期快速灌漿彌補灌漿期縮短”的具體策略。2016年,他帶領團隊成功研發(fā)出耐遲播、抗倒伏的“揚麥25”;2022年,他們研制出集高抗病、高品質、高產量于一體的“揚麥39”,畝產達788.9公斤。

攻克小麥“癌癥”

小麥赤霉病是世界范圍內極具毀滅性且防治困難的真菌病害,又稱小麥“癌癥”,不僅造成嚴重的產量損失,產生的赤霉毒素還會危害人類健康。對此,通常解決辦法是噴施化學藥劑,但有些年份在噴施三四次后,依然達不到預期效果。大量化學藥品的使用和殘留不僅增加生產成本,還會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

為攻克這一世界級難題,高德榮帶領團隊全面研究了本麥區(qū)小麥品種和國內外引進品種的抗赤霉病基因組成,采用品種間雜交方法,利用分子標記技術把Fhb1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Pm21導入“揚麥”遺傳背景,育成兼抗赤霉病和白粉病的新品種“揚麥33”,成為國內首次選育出的“雙抗”優(yōu)質高產小麥品種,也使我國抗赤霉病育種走在了國際前列。2022年和2023年夏收,“揚麥33”表現(xiàn)突出,多地畝產達千斤以上。

30多年來,高德榮一直深耕麥田,成功選育揚麥系列品種40多個,累計推廣種植4億余畝,增產糧食150億余斤,新增社會經濟效益150億余元,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傳遞基層聲音

高德榮認為,雖然生物育種技術在“揚麥33”的育成過程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但在國家每年審定的農作物新品種中,絕大多數仍是依靠傳統(tǒng)技術培育而成,生物育種技術運用不夠廣泛、效率不高。對此,他帶領團隊創(chuàng)新育種攻關協(xié)作模式,推動上下游協(xié)同,把良種繁育從實驗室推向田野間。

他還十分關注種業(yè)安全和知識產權保護,提出要通過完善種子監(jiān)督體系、嚴厲打擊侵權假冒套牌等舉措,切實保護優(yōu)良新品種,保障科研單位和種業(yè)公司的利益,避免“損農傷農”事件的發(fā)生。

2023年,高德榮當選為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為了更精準地傳遞基層聲音,他一有時間就帶著團隊去農業(yè)科研單位、育種基地、食品加工企業(yè)和種田大戶家里進行調研,了解他們的現(xiàn)狀,傾聽他們的訴求。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高德榮提交了1份建議。他建議針對農業(yè)經營主體貸款需求,制定更低利率的優(yōu)惠貸款政策或加強貼息扶持力度;將惠農補貼整合后移至售糧環(huán)節(jié)發(fā)放,從而減輕基層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糧化”。

高德榮欣喜地看到,在耕地保護方面,揚州檢察機關也從未懈怠。7月21日,江都區(qū)檢察院就耕地“非農化”問題向仙女鎮(zhèn)政府制發(fā)的檢察建議,榮獲2022年度全國檢察機關優(yōu)秀社會治理檢察建議。對此,高德榮深感欣慰。“保護耕地,我們在一起?!彼詈笳f道。(梅靜 卞潔璟)

(檢察日報)

關鍵詞

熱門資訊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