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高洋 李蘭
“阿姨,你知道亞運會嗎?”“叔叔,杭州亞運會寧波也有賽事舉辦地,在象山呢”……近日,身穿橙色志愿服、頂著炎炎烈日,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的黃露紅同學穿梭在寧波的大街小巷,耐心地向過往的行人發(fā)放迎亞運宣傳資料,細心講解寧波在杭州亞運會中扮演的角色。
黃露紅是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全民運動,愛達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的一員,今年暑期她不想“躺平”,想著即將到來的亞運會,熱愛運動的她靈機一動,連同學校十幾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組建了“全民運動,愛達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利用暑期在杭州、寧波、金華等亞運會舉辦城市進行實地考察與采訪,沉浸式了解亞運會、宣講亞運會知識,在了解亞運精神的過程中體味文化,強健體魄,啟發(fā)心智。
江宜軒是該校大二學生,暑期剛開始,她就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她跟著該校藝術心理治療工作室導師曹晨一起參加了杭州市殘疾人聯合會“匠藝韻味以美潤心”亞殘運會代表團團長大會,共同為大會做好手工展項目布展,并和同學們一起通過“藝術療愈公益計劃助力心理共富”暑期社會實踐團,介紹杭州市殘疾人藝術愛好者們的作品,向世界講好中國藝術療愈的故事。
“這是我們殘疾手工藝人們親手做的竹編、國畫、宮扇等作品,很精美?!苯塑幫度氲刂v解著,“藝術是相通的,以美愈心,潤心立志。”通過一次次的講解、展示,“藝術療愈公益計劃助力心理共富”暑期社會實踐團的成員們讓與會嘉賓不僅了解了中國的藝術文化,更感受到中國殘疾人工匠的堅強不屈的精神,通過亞殘運會代表團團長大會向世界講述了一個“永不放棄、砥礪拼搏”的中國藝術療愈故事。
“哥哥,下次我們還能一起玩飛盤嗎?”“當然可以啦,下周六我們還在這里一起玩。”在院士公園,該?!芭c你‘童’行 ‘益’起飛”實踐小分隊隊員陳嘉浩與小朋友做了保證,下次還繼續(xù)一起玩飛盤。飛盤作為新興體育項目已于2022年被列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方案,深受學生歡迎。
為了迎接亞運會的到來,營造濃厚的運動氛圍,擁有國家飛盤二級裁判員證書、社會指導員證書的鄧玉剛老師帶領該校“與你‘童’行 ‘益’起飛”實踐小分隊在公園、學校、社區(qū)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飛盤活動,讓小朋友在活動中充分感受飛盤的趣味和美好,體驗團隊合作的魅力,喜迎亞運會。
“親子飛盤游戲寓教于樂,能夠很好的增進親子關系,是一種很好的團隊協作鍛煉方式。”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陳海燕笑著說,“最重要的是,此次活動讓更多家庭體驗親子飛盤快樂的同時,營造了喜迎亞運,悅享健康的全民運動氛圍。”?
據悉,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組建了多支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體育相關團隊,通過“迎亞運,享健康”亞運文化知識科普、體育活動展演等方式,在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宣傳亞運文化的同時,帶給國人更多運動健康的美好體驗,為建設體育強國添磚加瓦。
“轉載請注明出處”